固陽縣電文局農村礦山生態恢復與固廢綜合利用項目通過該地區的鐵礦石加工企業生產的尾礦礫石固廢利用,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將實現礦區的生態恢復與管理。項目總投資約1億元。項目建成后,每年可處置礦山固體廢物500多萬噸,可處置鋼鐵廠廢渣60多萬噸;可生產環保新型建材60萬平方米,礦粉60萬噸,建筑骨料400萬噸。
記者了解到,今年,固陽縣已進入扶貧攻堅的關鍵階段,打贏了一場決戰。根據下石窩鎮工礦企業發展現狀和扶貧工作的實際,派駐電報局村的扶貧隊伍經過數月的溝通,最終共同推動了該環保扶貧項目的簽約。與北京瑞頭生態、固陽太行商貿、包頭天威科技三家企業合作的旅游項目。
本項目是一個集污染防治和工業扶貧為一體的創新項目,電報局村占10%,全部收益歸村集體所有,在就業方面,與企業達成協議,優先錄用。g、電報局村居民,最大限度地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提供了約50個就業崗位。電報局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軍說,此外,該村還將投入40萬元村集體發展基金作為資產,年回報率為40萬元。輪到12.5%的收繳利潤,年收入5萬元,惠及31戶貧困家庭,張軍表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以改善環境、增加村民收入、增加企業利潤為目標,實現雙贏。
聽到工業項目落地的好消息,76歲的村民曹先村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村大部分是老人,老人,不能工作。我們真的很高興固體廢物利用項目化廢為寶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第二章
電報局村距古陽縣城45公里。自然村17個,常住人口496戶,人口1028人。貧困戶31戶,53人,村里青年平均年齡50歲左右,工作能力一般不高。他們只靠傳統農業獲得微薄的收入。
自2014年農村扶貧工作隊進駐電報局以來,不僅發展了節水灌溉工程,促進了土地流轉和特色種植,還實施了100千瓦光伏電站等扶貧項目,使村民的經營速度更快。在扶貧致富的道路上。
新的項目孕育了新的希望。固陽縣負責人說,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共同推進電報局村的扶貧產業項目,為精準扶貧打下堅實的基礎,決不讓窮人落后于小康道路。張海芳實習生丁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