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筑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1)初級階段:滿足工業化、城市化和戰后恢復帶來的基礎設施和住房需求;2)發展階段:頒布相關政策,制定行業標準,規范行業發展,確保重新調整住房質量和功能,以舒適為目標促進工業生產;3)成熟階段:產業規模加工程度高,技術先進,追求優質低能耗。
我國建筑拼裝的嘗試始于20世紀50年代,直到20世紀80年代,各種預制屋梁、吊車梁、預制屋面板、預制空心樓板和大樓板建筑都得到了多次的應用,但當時我國的預制拼裝技術相對落后。建筑產業化總體水平相對較低,預制建筑相應質量較低。比如屋面板的密封效果不好,防水措施不完善,存在漏水、隔聲效果差等問題,所以在這一時期,預制房屋發展不大,90年代以來,預制裝配房屋發展滯后。設計水平,零部件制造和裝配技術。與當時混凝土現澆技術的快速發展相比,預制裝配式建筑已進入低谷,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裝配式建筑還處于發展階段,有些地區甚至還在起步階段徘徊,近十年來,隨著快速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工成本的提高,預制構件加工精度和質量的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政策因素的推動,裝配式建筑重新升溫,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